按照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安排,现将202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请
(一) 项目申请接收。
1. 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延续资助项目,下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和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集中接收工作于2025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注意:请按照下述校内受理时间节点提交申请书,以便于学校统一审核推荐,临期提交者如有未能处理推荐的,敬请谅解)。
2. 上述项目类型以外的其他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另行公布指南。对于随时接收申请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等,申请人应尽量避开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请。
(二) 申请人与主要参与者事项。
1.申请人账号
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账号以及忘记密码的申请人请向学院科研秘书申请或咨询。
2.申报书系统提交
学校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14日17:30时,请申报人在截止日期前在信息系统内完成申报书提交。申报人在撰写申报书及提交附件时,注意不得出现任何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
3.申报书修改
申请人在学校申报截止日期前,如需修改已提交的申报书各学院科研秘书老师可联系科技处退回。
4.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于2025年1月15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按照各类型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5.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分为包干制和预算制。2025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试点设立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申请人在项目申请时无需编制预算。其余类型项目实行预算制,申请人应当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项目申请中有合作研究单位的,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报项目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申请人汇总编制。
6.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
对于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结合申请人所选择的研究属性,组织专家进行分类评审。
7.申请人应通过信息系统邀请主要参与者在线填写个人简历,并上传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主要参与者PDF格式个人简历文件。对于个人简历中列出的代表性论文,申请人及主要参与者填写时应当根据其发表时的真实情况如实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并对本人署名情况进行标注,同时上传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全文PDF电子版。代表性专著应上传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PDF格式的扫描件。
8.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重大项目,其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统结合项目类型自动生成,申请人不可更改。
9.申请人在提交项目申请前,应就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征得主要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同意。
10.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如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经过伦理审查。
11.申请人应确保提供的电子邮箱畅通有效,以便项目评审工作结束后能够及时接收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或不予资助通知,以及专家评审意见的相关信息,否则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三) 申请材料提交方式。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各类型项目申请书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应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并将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材料。
2. 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需补交申请书纸质签字盖章页,并将其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提交的最终电子版申请书保持一致。对于未按照上述要求提供签字盖章材料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 初审结果公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于2025年4月29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
二、其他注意事项
(一)申请书、项目进展报告中,不得出现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中列举的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范围的内容;不得出现任何违反科技保密和科技安全规定的涉密信息、敏感信息。
(二)在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根据论文等发表时的真实情况如实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不得篡改作者顺序,不得虚假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三)发表的研究成果(包括专利),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均应如实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科学基金作为主要资助渠道或者发挥主要资助作用的,应当将科学基金作为第一顺序进行标注。
(四)结题/成果报告等纸质材料建议双面打印并装订。
三、相关网站地址及联系方式
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 https://www.nsfc.gov.cn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网站: https://grants.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平台:https://kd.nsfc.cn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5/qy/
学校科技处联系方式:028-85966478
序号 |
部门 |
科研秘书 |
办公电话 |
1 |
大气科学学院 |
张永莉 |
85966389 |
2 |
电子工程学院 |
张鑫堂 |
85966349 |
3 |
通信工程学院 |
李小丽 |
85966249 |
4 |
软件工程学院 |
王卓 |
85966923 |
5 |
光电工程学院 |
吕媛媛 |
85966385 |
6 |
管理学院 |
龙华月 |
84833031 |
7 |
统计学院 |
刘锦扬 |
84833882 |
8 |
外国语学院 |
赵玥 |
85813685 |
9 |
人工智能学院(区块链产业学院) |
范莎莎 |
85783507 |
10 |
体育部 |
谢雨 |
18980485012 |
11 |
资源环境学院 |
张菊 |
85966941 |
12 |
自动化学院 |
张钰 |
85966915 |
13 |
计算机学院 |
廖雨静 |
85966901 |
14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邵丹 |
85966953 |
15 |
应用数学学院 |
冀少君 |
85966348 |
16 |
物流学院 |
徐蕾 |
84832031 |
17 |
文化艺术学院 |
李云 |
64735898 |
1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周艳 |
85966229 |
19 |
工程实践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
陆学 |
85966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