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以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工作为目标,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布局建成若干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和一批特色基地,搭建一批智能社会治理典型应用场景,总结形成智能社会治理的经验规律和理论,出台一批智能社会治理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智能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智能社会治理的示范和样板,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主要开展智慧教育、数字治理、智慧社工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实验室依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委网信办和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本指南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立。
为了推动实验基地工作,面向校内外公布开放课题指南,诚邀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申报课题,实验基地将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资助课题。
一、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为主。
2.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时间保证。
3.课题组负责人只能向本实验基地申报一个项目,课题组第一主研原则上最多只能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
二、项目类别
本年度开放课题设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
三、课题指南
《2023年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开放课题指南》见附件1。
四、结题要求
项目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鼓励提前完成。最终成果形式为与申报题目相同的研究报告、高度相关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专利、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软件系统。所有课题研究成果均须注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 重点(或一般或自筹)项目”及项目名称和编号。
项目结束后,应于一个月内结题,并向实验基地提交课题档案, 包括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以及相关的原始资料。
五、申报方式
申请人下载《开放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按照要求进行填写。请于2022年12月10日前提交开放课题申报书(一式 3 份,A4 打印装订)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行政楼521室,电子版发送至kjc@cuit.edu.cn。
联系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政编码:610225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28-85966478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2022年11月24日